「造一幅文字的遼闊」112年後山文學獎30位得獎名單揭曉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的「112年後山文學獎」,公布得獎名單,今年近400件作品,經過各文類複審及決審委員專業評選,從新詩類、散文類、短篇小說類等三大類,評選出30位優秀得主,預計於11月18日(六)假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舉辦頒獎典禮。
評審團們一致認為今年參賽作品令人驚艷,評比過程是一場花東閱讀享受之旅,不但藉以認識花東人文歷史及自然風情,更反映花東近年社會的樣貌,是辨識度相當高的文學獎。新詩類決審委員向陽老師指出新詩類作品題材非常多元,透過詩表現出臺灣花東地區東海岸的特色與風情,尤其國中生組作品非常成熟與經驗豐富,相信將來能為臺灣培養出優秀的詩人。新詩類評審陳義芝老師期許參賽者能持續寫作,文學需要長期經營,需要有感受力、觀察力還有表現力,為臺灣的現代文學發展盡一點心力。
短篇小說類委員宇文正評審老師表示,觀察此次作品主題,主要分佈於親情、長照、疾病紀錄、生命的體會、以及年輕世代在職場上掙扎與努力,折射出社會多元議題的脈動,是後山文學獎非常豐碩的成果。短篇小說類決審委員巴代老師指出,文化產業最核心藝術表現就是文學,今年作品真實呈現花東意象,人文地理、醫療,對於短篇小說類的發展頗有期待感,值得長期關注。
散文類複審及決審評審委員程廷老師指出,散文類的珍貴性及重要性在於能夠將生活融入其中,書寫花東在地風情,已經是後山文學奬在文壇無可替代的類型及風格。散文類決審委員林黛嫚老師也指出今年學生組的作品非常靈動活躍,在才華的筆力敘寫之下,感受到世代的年輕與活力,多寫親情敘事卻又非常獨特。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表示,後山文學獎將文學人才齊聚在花東地區,織就一幅屬於花東文學的風情樣貌,各文類作品題材多元豐富、筆觸清新活躍,創作者們以不同形式,寫下對花蓮、臺東的情感與記憶,深植後山文學獎的根基,讓花東文學經久不息。
★ 短篇小說類 ★
第一名 施雅文 〈感官的模具〉(獎金10萬元)
第二名 張耀仁 〈雷哈娜馬來貘〉(獎金6萬元)
第三名 蘇筠雅〈從樹洞裡回家〉(獎金4萬元)
優 選 曾稔育 〈海濱之春〉(獎金2萬元)
優 選 嚴 翊 〈台北的小楊〉(獎金2萬元)
★ 散文類高中職組 ★
第一名 蕭綺㚬 〈扶搖〉(獎金4萬元)
第二名 蔡育慈 〈築巢〉(獎金3萬元)
第三名 黃鉦文 〈遮無啥物好玩〉(獎金2萬元)
優 選 林祐圩 〈喪〉(獎金8仟元)
優 選 趙羿婷 〈最靠近海的地方〉(獎金8仟元)
★ 散文類國中組 ★
第一名 蔡尹蕎 〈金黃色的夢〉(獎金2萬元)
第二名 梁亦萱 〈烏龜〉(獎金1萬5仟元)
第三名 連俊澔 〈父親〉(獎金1萬元)
優 選 萬芳羽 〈遺忘〉(獎金6仟元)
優 選 蘇昕悅 〈記得〉(獎金6仟元)
★ 新詩類社會組 ★
第一名 蔡凱文 〈沒有人知道如何拒絕——記在亞泥礦場旁席地而坐的某個午後〉(獎金6萬元)
第二名 戴翊峰 〈原色〉(獎金4萬元)
第三名 侯 瀚 〈向Mekesi’提問〉(獎金2萬元)
優 選 賴相儒 〈鄰海七星〉(獎金1萬元)
優 選 古君亮 〈有些石頭你這輩子只能遇見一次〉(獎金1萬元)
★ 新詩類高中職組 ★
第一名 范致綾 〈這片海岸沒有日落〉(獎金3萬元)
第二名 蕭 宥 〈洛神花个憶〉(獎金2萬元)
第三名 張庭瑋 〈洄來〉(獎金1萬元)
優 選 林宸潔 〈喀西帕南紀念碑〉(獎金6仟元)
優 選 陳 繹 〈山野地帶〉(獎金6仟元)
★ 新詩類國中組 ★
第一名 萬芳羽 〈inaharatengen ama kiso?(媽媽,妳會記得我嗎?)〉(獎金1萬5仟元)
第二名 鍾語蘅 〈回家的路〉(獎金1萬元)
第三名 連俊澔 〈迷鹿〉(獎金7仟元)
優 選 蔡尹蕎 〈山梔子熟了〉(獎金5仟元)
優 選 林湜恩 〈蘭嶼之遊〉(獎金5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