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後山文學獎_年度新人獎評審會議
一、會議時間:110年8月19日(四) 下午3時00分
二、會議地點: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視聽教室
三、出席委員:方梓、郝譽翔(視訊)、張亦絢、廖鴻基、簡齊儒(依姓氏排列)
四、會議記錄:王乃葵
2021後山文學年度新人獎,徵得散文1件、小說4件、新詩10件,共計15件,評審委員推舉廖鴻基委員為本次會議召集人。
本次會議將遴選出優選3名(不分名次),及備選3名。
第一輪投票:
五位委員各自圈選6篇作品,不計名次,結果彙整如下:
獲五票作品:共1篇
《北上南下》—方梓、郝譽翔、張亦絢、廖鴻基、簡齊儒
獲四票作品:共2篇
《信史》—方梓、郝譽翔、張亦絢、簡齊儒;《色情白噪音that’s the hormones speaking》—郝譽翔、張亦絢、廖鴻基、簡齊儒
獲三票作品:共2篇
《奔跑的樂章》—郝譽翔、張亦絢、簡齊儒;《與自我密談》—方梓、張亦絢、廖鴻基
獲二票作品:共3篇
《聽夜在說話》—方梓、廖鴻基;《美崙山》—廖鴻基、簡齊儒;《過動公寓》—方梓、
獲一票作品:共5篇
《我迷失在,人生的長河》—張亦絢;《因為愛情》—郝譽翔;《雲絲與陽光》—方梓;廖鴻基《我躺在泥濘裡,仰望星空》—郝譽翔;《曬音的日子》—簡齊儒
方梓:我這裡覆議一下《色情白噪音》這件作品,所以五票作品會有兩篇,先前投給《雲思與陽光》的一票收回。因此《色情白噪音》為五票作品。
一票作品討論:
《我迷失在,人生的長河》
張亦絢:作者對於產生妄想或幻想是有一定深刻的了解,基於對產生妄想或幻想的嚴重性的角度,所以我覺得這是少見的作品,但問題是作者去結構此問題算是不錯,但是就技巧上,作者應該以暗示的方式進行,不然讀來會不耐煩,會覺得技巧不好。對於妄想通常都是從外面的視角,但這是從內部去觸及這格問題。
簡齊儒:把人格分裂、精神分裂的狀態寫得很具體,寫到花蓮出走,好像要重生卻嘔幻滅的故事,寫作方式還滿特別的,只是處理妄想的方式沒有很細緻。
方梓:對於職場的描述不清楚,是一點經驗的人去描述,我覺得這點專業度是不夠。
《因為愛情》
郝譽翔:勉強選入此篇,此次入選十五件作品中,大部分是新詩,小說有四件、散文有一件,新詩水準大部分差不多,所以只是基於文類考量投給它,只是以中規中矩寫法寫成的中篇小說,但我不堅持。
《我躺在泥濘裡,仰望星空》
方梓:此次新詩使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不多,選它是因為是整體讀起來抒情流暢,就詩身而言,水準並沒有很高。
《曬音的日子》
簡齊儒:本來基於文類考量投給此篇,但我不堅持。本篇就是平實的文帶點耶穌宗教的風味。
兩票作品討論:
《聽夜在說話》
方梓:這裡的詩有部份還不錯,有些詩還不夠成熟,有點散文分行的味道,只是因為此次小說表現的沒有很好,所以從詩裡去找。所以此篇我不特別堅持,因為詩的音樂性跟思想都不夠。我覺得詩必須要有思想,要不然就詩的形體上有實驗性,或你有節奏,但此這裡只有部分的詩還不錯,其他都普通。
廖鴻基:我個人覺得此篇還可以。
方梓:我覺得這本詩集有些詩句是不錯的,但手法還是很深澀,例如空格,就是詩行的編排方式有點老套或像是習作的作品,有點可惜。
《美崙山》
簡齊儒:此次所選新詩有好多比較像是書案式關在書房裡面所寫情趣性的字眼,所以選了一個美崙山與還有一些地景的部分,這本詩寫得做好的是卷二,就是24頁之後,詩都輕輕盈盈的,後面寫一些重度憂鬱的部分,但就成熟度還要再努力一些。
廖鴻基:我覺得此次詩作普遍的共同問題是意象滿平散,要結合就會出很大的問題。意象都還不錯,但是要結合起來成為一氣,一篇詩要讓人有整體的感受,這次詩作裡面大部分都有這樣的問題存在。
《過動公寓》
方梓:這個詩集部分節奏不錯,滿適合朗誦,但參差不齊,覺得很可惜。好像為了比賽添加太多作品,我倒覺得可以慢慢來。能夠感受到作者有企圖心想要改變形式,但還沒有到非常好的。
廖鴻基:與方老師意見差不多一致,但整體來看,有些篇目是不應該選上來,如果作者能夠再沉浸一下,然後把更好的詩作作成。
郝譽翔:作者有個性,有一點點夏宇的味道,但如前面兩位老師所說,穩定度不夠參差不齊,有個性但詩的密度可以更加強,更節制、更精煉的話就能更精采。
張亦絢:我想直接點出問題,就是說其實當代新詩詩人裡,如果說沒有受到夏宇的影響的算是少數,詩人會跟夏宇有傳承或呼應的關係,但是此篇作者受到影響太嚴重了,對於熟悉夏宇的人,看到每一篇都會聯想到夏宇,雖然學習致敬並沒有不好,但我們同時更希望作者自己強烈的聲音、風格展現出來。
三票作品討論:
《奔跑的樂章》
郝譽翔:這本小說題材非常好,屬於運動文學,加上最近奧運是個熱潮,尤其台灣小說缺乏這一塊,但運動文學不太好寫,很容易成為勵志作品,再加上原住民的題材,所以這本小說走入公式。整體閱讀很流暢,但很可熙上,創意與新鮮度上有待加強,整體就是中規中矩、勵志的小說作品。
簡齊儒:以運動而言別開生面,感覺作者在書寫時,非常熟知花東小學與原民文化,只是每段在寫神奇的蔥辣泡麵調味包的隱喻、不斷地比賽晉級,在敘事的主線上是流於套路沒有新意,如果可以增加深層的議題,也許此本小說會更有亮點。我對加入東部文化是覺得能夠鼓勵的。
張亦絢:此篇有很多優點,我同意簡老師所說,作者對於處理句子、段落的能力非常好,這對於寫小說的能力是好的。有些較為刻板的東西沒有處理很好。最好的是各式各樣的細節,作者有能力去寫生活上的東西。希望在候補名單上可以為他爭取。
方梓:創新不夠的原因在於,原住民族與做鷹架的主題已經有很多人處理過了,像是〈兩個油漆匠〉包括李自強自傳性的小說,我覺得此本有點刻意把原住民僵化。這本文字很乾淨,比起作者的想像力,我覺得應該要再多一點。
廖鴻基:我非常喜歡作者的幽默感,讓可讀性很高,但情節過於重複。
《與自我密談》
張亦絢:詩藝穩定,不完全只是尋找意象,有點極簡,我就說一件是一句話的感覺,沒有走非常奇巧的路,很多東西在他想法上有獨特性。可是與其他作品來比,還是會覺得很多集中在與自我密談,所以突破性沒有其他詩篇來得高。但詩的技術是可以肯定的。
方梓:不是我的第一,就詩而言屬於我的前三。整題成熟度較齊全,我覺得詩要有思想,有點音樂性。我覺得這本時即有些詩篇是有創意的。
廖鴻基:在我挑選裡頭排名第二,不少篇屬於佳作,所以整體來說我覺得算是整齊。
簡齊儒:與《北上南下》相去不遠,但凝鍊度較不集中。但裡面的複沓跟短句是處理的很好,作者可能習於處理問句與辯證,思想度是夠的。
四票作品討論:
《信史》
張亦絢:大家剛剛提到詩有點難以比高下,但我後來我都選從每一本詩集裡,選一個有代表性的一首詩來比。那《信史》是從頭到尾讀,是非常值得,〈長濱〉是亮眼之作,不僅於點題、破題,在信史尚未開始,這就是相當漂亮、相當意外的。然後就信史而言,其實是有歷史與哲學基礎,有沒有信史是一個族群被貶抑排除的原因,對這樣的知識背景做了很詳細的對話。有些詩,我第一次讀覺得太平,未必能讀出味道,往往是第二次讀才有新的感覺,〈先知簡易〉〈麵包樹下的自我介紹〉除了前面談到要有思想的部分,如何用詩句破出思想,我覺得方式是沒有能力的。可能有點像是受到聶魯達影響,以詩句不變化去表現,並不是技術不好。我覺得《信史》可以有更豐富的變化。
郝譽翔:其中詩作不成熟,但詩作展現企圖心,作者相對而言是比較能夠寫史詩的作者,且詩的題材與東部地理、人文歷史結合,我覺得在這批作品當中,我覺得它是比較出色的詩集,所以我支持他。
方梓:我覺得有思想,好多詩適合朗誦,其中有幾篇音樂性或氛圍很像陳育虹。當中提到龜山島,寫法或題目有點類近黃春明的方式,但內容是不一樣的,覺得可以再思考。
簡齊儒:在新詩裡面是我的第一名。誠如方老師所說具有思想性,而且文風非常多元,但建議作者分章節或目次;像是地景可以放在一起,有些詩如童詩,詩風多元。作者把自然的物象投射如蜂蜜一般的情感,把自然物象寫得非常深情,像是南迴、鹿野、香蘭、金崙,不完全是寫地景本身,像是〈金崙〉裡面,把金山橋跟過彎的情況寫出來。裡面寫「海跟漁民還有岸是沒有形狀」,我覺得作者在抒情上締造一個高峰,是他把自然地景結合,與一般地景詩又有不一樣的寫法。
廖鴻基:如果能夠詩集分類就更強而有力,沒有分類之下情況有點凌亂,希望能夠重整順序。
五票作品討論
《北上南下》
郝譽翔:在此次收錄詩集裡,詩風與文字算是成熟、穩定、典雅,帶著學院風、知識的詩集,若與《信史》相比,衝擊力道、企圖心較小。
方梓:整體風格穩定。節奏性很好有思想。整體詩從原住民的角度,反諷或思考,從父輩到作者現在,對於花東原住民有集中的關注。
簡齊儒:作者融入原住民族的文化或思考,像是42頁的白石山,寫出祖靈與賽德克族之間的關係與情感,雖然篇幅很短,但我覺得這部分再加上〈阿里嘎該〉而言很好。前面部分較為校園,把深刻的修辭學的技巧,把校園生活寫入詩的很好。
張亦絢:對於能融入原住民族的知識或角度的內容,這不是我認為此詩集的加分處,因為他處理得很好。我覺得在新人獎裡,我特別喜歡作者很有膽識,修辭學未必是他所寫得最好的詩,卻是最能看出有開創性,以最難入詩的東西入詩,我覺得這個能力是新人獎應該要開創這樣的作者。〈北上南下〉看似簡單但回味很強。有許多詩在描寫校園的作品,但作者可以把這類經驗做得令人印象深刻。
廖鴻基:感覺作者生命的成熟度與才華的成熟度。
《色情白噪音that’s the hormones speaking》
郝譽翔:這是此次新人獎作品裡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短篇小說集,每一篇都有作者的創意與想像張力。讀第一篇時,我以為是帶著未來感科幻小說,但是接下來幾篇都展現了作者,關於未來與內心瘋狂想像的各種撕扯張力,對於人物形象語言或情節上,都時常出格越軌,在閱讀上給人帶來驚嚇,也一如書名「白噪音」,我覺得也反映這個時代甚至未來人類世界的亂象,我覺得作者是有潛力的。
簡齊儒:我覺是最頂尖的作品,作者突破小說原本很乖很乖的寫法,聖、俗,異國、本土甚至是奇幻的交鋒。第一篇〈阿峰麵包〉講質量守恆定律,寫同學過世,參加告別式的場合他在點選麵包機,結果一個嬰兒出生,一方面是人死了,一方面秘密的一個嬰兒又生了。寫手指的網愛。寫觀音的化身,同時寫lesbian的愛情,聖俗之間的轉換,把情慾帶到很高的境界。
方梓:用年輕人的說法,就是「好酷炫」的作品,這不是貶義。作者寫了異性戀、同性戀、跨性別,把現在年輕人所有元素、思想都表現出來,作者是完全不理會讀者的小說家,就寫作技巧而言,實驗性很強,但一般讀者較難接受。科幻性很強。
張亦絢:這幾年很多作品寫國外經驗,但這本作品看來是異國情調,看起來是在誘惑你,但其實是批判了異國情調。讀〈阿峰麵包〉時,有一點像是卡夫卡的作品。寫與賀爾蒙相關作品,作者的確不落入俗套,不管是感官感受,或破解語言秩序的僵化上都相當靈活。
廖鴻基:我非常鼓勵年輕人大膽突破,這篇小說是此次小說裡,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
第二輪投票
得獎作品評選
經討論後,獎項數共計優選3名,依第一輪投票得票數最高之5票2件、4票作品1件,共計3件,《北上南下》、《色情白噪音that’s the hormones speaking》、《信史》三篇作品,為本屆年度新人獎優選作品(不分名次),全數委員一致同意,無異議通過。
備選作品評選
由二票及三票中挑出,3件備選作品
每位委員於投票單中,依序圈選出3件推薦作品,採積分制投票,統計票數如下:
《奔跑的樂章》:郝譽翔委員3分、張亦絢委員3分、廖鴻基委員3分、簡齊儒委員3分、方梓委員2分,共計14分。
《與自我密談》:方梓委員3分、郝譽翔委員2分、張亦絢委員2分、簡齊儒委員2分、廖鴻基委員1分,共計10分。
《過動公寓》:廖鴻基委員2分、郝譽翔委員1分,共計3分。
《聽夜在說話》:方梓委員1分、張亦絢委員1分,共計2分。
《美崙山》:簡齊儒委員1分
經各委員評分,依積分結果決議備選作品《奔跑的樂章》為序位一、《與自我密談》為序位二、《過動公寓》為序位三,共計3件備選作品,全數委員一致同意,無異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