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樂・那三十八秒的悸動

有那麼一刻,光與影勾勒出的大地黯淡了許多,來不及眺望遠方,也沒來得及望向天空,忐忑摸索著腳下的路,每一步都走得那麼的小心翼翼。

彷彿陷入危險之中,身體豎起的警戒,燦爛的太陽高掛天邊,看起來就像無情的嘲諷。太陽的光只曬紅了稚嫩的臉龐,卻忘了照亮前方的路途;平靜的月亮看似善良無害,但當「月」重疊在「日」之上時,無論再怎麼奮力伸展、阻擋,仍然擋不住太陽的光芒。

每年六月底,固定有一場臺東縣各個樂團會參與臺東管樂聯合成果發表會的演出,這是傳統,是我所期待的盛會。因為疫情,場地由室內改為室外,運用美術館廣闊的室外空間,臺東的管樂團成員全部聚集在這,這次一場音樂的交流,也是同好們的社交宴會,久違的朋友們,國小畢業後,我們分散在不同的學校,但因為音樂,我們的緣分不斷。

這個千挑萬選的日子,恰巧碰上了一年一度的日環蝕,同學們相互邀約到池上或成功,佔著最好的角度,等待日月重疊的那刻。因為重疊的面積大,太陽露出的光少,被稱為世紀難得的「上帝的指環」。而我毫不考慮的與管樂夥伴們同進退,偏斜的位置,注定了「上帝的指環」必然偏斜,但那又何妨,生命不就是由這些完美與不完美,合成的圓滿嗎?
《阿波羅13》是我們演奏的作品中,最應景的一首,與登月有關。濃厚的情緒從樂聲中流瀉,聲音層層交疊,相互襯托,渲染出繽紛的色彩。我們共同演繹著合作無間的美好,各有特色的樂器,相互聆聽,彼此承接,巧妙的默契組織出度數剛剛好的和聲,傳達了戰勝困境,創造傳奇的精神。未知的下一步,唯有踏出去才會得到答案,試探的跨出,在太空中或許不起眼,但在旋律中,卻是耀眼奪目的勇氣。嚮往著茫然而神祕的未來,與期許並行,與驕傲的傷並肩,光榮邁向屬於勝利的終點線,也迎來下一樂章的序曲。

作為聽眾,我最喜歡的是由友校演奏的《Symphonic Episode1》,手指隨這樂曲舞動,一年前的暑訓,兩校曾一起演奏過。當時的我慌亂於密密麻麻的音符,不斷奔向結尾的旋律,手指幾度不知所措,但餘韻卻伴隨我好些日子。激昂有力的靈魂律動,拼湊起瑣碎的閒暇時光,馳騁在五線譜的生命軌道上,勇往直前。伴隨回憶,舞台上再次傳遞出的美妙樂聲時,我閉上眼,沉浸其中。

比起有著大家一起歡樂的喧囂,我更喜歡獨享空間和時光,一個人享受獨處的狂歡,做自己想做的事,腦袋轉呀轉思考著。唯獨在管樂團裡,我很享受和大家在一起的時光。渾厚的伴奏壯大了旋律,輕快跳躍的音符舞蹈空間,完美銜接上一秒鐘留下的氣息。徜徉在五線譜,閉上眼睛聆聽,時時刻刻都有碰撞,有時歡愉、有時緊張、有時悲傷……,在樂曲中經歷各種滋味。

整個下午,天氣炙熱,是個可以期待看見完美日環蝕的天氣,關鍵的「上帝的指環」,只有短短的38秒,重合那刻,整個世界彷彿安靜下來,大家屏氣凝神,深怕錯過這個見證歷史的時刻。臺東市不是欣賞天文奇景的最佳位置,角度偏了一點點,卻無損它的美。舞台上的旋律未曾停歇,我雀躍的心撲通、撲通地跳動著。書寫的此刻,感受回憶是最神秘的記憶體,它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承載許多故事,連結著難忘而美好的畫面。

隨著時光流逝,太陽又重新露出臉,依然刺眼,我想把這段記憶打包,深埋在心底深處,日月交疊出的「上帝的指環」,伴隨著撫慰靈魂的樂聲,不滅而永恆……。

註:2020年6月21日 日環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