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遊花東,40 公里太快, 容易錯失眼前美景,20 公里太慢, 控制不穩危險大增,30 公里的速度最好, 微風輕拂著臉龐, 還能發現許多有趣的事物。
夏天, 一場水果盛宴在東台灣展開, 被紙袋包著細心呵護的黃金釋迦, 幾株裝飾著黃色彎月的香蕉, 從尖端結出紅寶石的火龍果, 還有一叢叢綻放出鮮紅焰火的洛神花,30 公里的速度, 可以沿途慢慢欣賞這很慢的花東農產展。
午後, 經過海邊, 會發現有幾頭黃牛在草原上, 慵懶地或站或坐或吃草, 慢慢地騎過, 向牠們要一些花東的悠閒慢活, 順便數數有幾隻鷺鷥站在牛哥兒背上, 彼此作伴。
騎上橫跨馬武窟溪的東河橋, 眺望遠方的舊東河橋, 以30 公里的速度, 穿越在新舊60 年的歷史間; 往南來到加路蘭, 速度太快, 就會錯過橋名柱上的「黑髮橋」三個字, 居住於此的阿美族人以前常在這條富含礦物質的小溪洗髮, 把頭髮洗得烏金烏金的, 這就是加路蘭( kararuan, 族人洗頭之地) 及黑髮橋名稱的由來。台11線上有幾十座橋, 許多都是「有故事的橋」, 經過橋前, 放慢速度, 準備進入花東的傳說世界。
花東海岸線上有許多藝術家, 不少工作室位於部落巷弄間, 藝術家們埋首創作, 有時疏於打理門面, 藤蔓野花便自告奮勇來妝點, 你如專程來訪, 尚且不容易找到, 更何況騎車偶然經過, 根本無法發現隱身於路旁的國寶工藝師, 速度慢慢地, 才能拉近你與藝術家的距離, 開啟通往部落文化的那扇門。
以30 公里的速度, 慢慢地漫遊花東, 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