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 執

「妳的孫子很孝順誒!」親戚用著阿美語來稱讚阿嬤。

此話一說出,我感受到阿嬤的喜悅,如同頒獎一樣,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句話,但總比被親戚用著那生氣加上很傻眼的表情,說「你的小孩很沒家教」來得好。要是被嫌棄,我們一定會被秋後算賬,為了親族會,平常不會癱軟不會做事的姑姑,突然如同挺拔的鐵樹一般,像個機器人做完阿嬤吩附的每一件事。

平日都像個守財奴的妹妹,也像個大慈善家一樣,向到來的小孩獻上她的繪本及玩具。就連我跟我哥哥這種像肥宅般足不出戶的人,也被迫扮演宴會的服務生,替「主廚」們忙東忙西的把家人做的像山珍海味的原住民風味餐送上桌。在所有客人眼裡,我們是一個和樂融融、子女孝順的大家庭。但事情總是不如表面看起來那樣簡單。

親族會後的幾天,阿公開始胸悶,然後說不出來話,即使勉強發出聲音來,聲音也非常低,幾乎讓人聽不清楚。後來更直接昏迷了。送到急診室後,診斷出來是是胃癌和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阿公的腫瘤在食道和胃,雖然癌症還沒到三、四期或擴散到全身,但是阿嬤在沒和其他家人商量的情形下,就自作主張把阿公的胃都切掉了。

爸媽知道以後非常生氣,雖然平時家族的人都在外縣市工作,但跟著阿公阿嬤一起住的姑姑也應該要阻止阿嬤,但是她沒有。爸媽氣阿嬤因為想省下帶阿公去外縣市看病的醫藥費,而把阿公的胃給切掉了。

阿公沒有了胃,以後再也無法好好吃東西。 爸媽為了新房子的貸款,必須去外縣市工作,所以把我們交給阿公阿嬤來照顧。我很喜歡回到部落的感覺,大家都很和善,長輩對我們這些小孩都很好,夏天會帶我們去玩、在雜貨店買冰給我們吃,這些善意彌補了爸媽不在身邊的寂寞。可是自從阿公生病開了刀以後,阿嬤家裡的氣氛就變了。

阿公的身體如同鉛筆一樣越削越短,氣息越來越薄,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家裡的主人因此換成了阿嬤。 在家裡,阿嬤是最老的,部落的年齡階級觀念很重,其他人不能跟長輩爭執,即使有,也必須讓一步,聽長輩的話。我經常聽見其他人私下抱怨,我心裡也有同樣的感覺。

但是我總覺得自己年紀小,又常聽阿嬤跟我說她自己以前小時候許多悲慘的經歷,讓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幸福了,不應該再給阿嬤製造麻煩。但是其他人漸漸越來越受不了阿嬤,可能阿嬤又要照顧阿公又要照顧我們,雙重的壓力籠罩在這個家,內在的衝突也越來越多,年齡階級壓住那些暫時的矛盾,但我總感覺隨時都會爆炸開來。

爸爸對這些狀況,應該是承受最多壓力的人。他經常跟阿嬤意見不合,從小孩的學習狀況到房屋裝修等,爸爸都跟阿嬤意見相左,那些都算了,但在阿公生病這件事情上頭,明明爸爸在阿公開刀前,就四處尋找醫院尋求奇蹟,但阿嬤如同老大似的,自作主張下決定,終於造成爸爸忍無可忍,雖然他經常告訴我,被長輩罵的時候要靜下來聽長輩的教訓,但在這件事情上,我想,爸爸已經無法靜下來好好聽阿嬤的「教訓」了吧。 對於這些事情,我總是感到很迷惑,有時候我想替自己發聲,但總是被罵的更慘。

隨著爸爸跟阿嬤一天一天的爭執與罵聲,我也被牽連進去,遭受到許多責罵,但我這個年紀的小孩,似乎也只能用部落的規定來勸慰自己——「記得忍耐,要聽長輩的話。」